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他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引发了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群众的共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作为青年法官,我们同样有着与自己职业相联系的中国梦,那就是“法治中国梦”。
青年法官肩负着传承历史与迈向未来的特殊使命和任务,是司法审判的重要新生力量,是人民法院审判事业的未来。因此,青年法官要具有独立人格,坚守法治信仰。有句名言讲“法官的人格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终保障”,最能将法官与其他职业区别的特质就是法官视法律为自己唯一的上司,同时法官要将不偏不倚,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最为自己高尚的品格。中国古代不乏包拯式的清正廉明判官,但大多数还是信奉忠君思想,视权利大于法律,时至今日这种与现代法治相悖的传统思想尚未消亡殆尽。因此,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对于这一要求与号召,青年法官责无旁贷,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每次庭审都是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每张判决书都是在谱写法治精神,每个职业言行都是在传播法治理念。
青年法官要立足本职岗位,在实践中成长,以实干兴法治。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作为青年法官,我们要力戒眼高手低,要净得下心、沉得住气、在司法实践中学习、磨砺自己;我们要虚心向老法官学习,不断提高驾驭庭审、调解技能、文书制作、判后答疑、接待来访等各方面的司法实务水平;我们要在办案中积累经验,不论案件类型难易,都要认真去办,用心领悟办案规律,提高司法能力。同时,青年法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主动融入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来,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强化“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办案宗旨,根据民众的需求探索为民司法的各项新举措。要延伸自身职能,回应社会及公众对司法的迫切需求,以积极的姿态帮扶群众、扶助企业。要悉心聆听群众的意见,做到广开言路、开门纳谏,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不断提高群众对自己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切实将实干精神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扎扎实实裁判好每个案件,让每个当事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法治带来的公平正义。
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青年法官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有生力量,我们要坚守法治信仰,在十八大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力前行,以实干精神成就法治中国梦。
民二庭 张存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