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依安法院积极推动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诉源治理新实践,主动将诉源治理建设融入社会治理体系,诉源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8月16日,《法治日报》综合版面刊发《依安法院不断提升诉源治理效能》信息。
一、府院联动,共建县域治理大格局
全面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诉源治理新格局,形成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和诉源治理机制两路联动。建立了覆盖全县15个乡镇街道的诉源治理工作站,形成了基层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密切协作的纠纷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二、平台助力,激发高效解纷新动能
充分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进 “四所一庭一中心”“三官一律进网格”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引导当事人在线解决纠纷。将法官与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搭档组成诉前调解小组,构建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四所联动”调解网络,形成化解矛盾合力。深化“三官一律进网格”工作,网格指导员下沉到全县148个社区网格,实现点对点、面对面零距离的法律服务。今年上半年,通过网格化解矛盾纠纷已达230 起,诉讼增量得到有效控制。
三、创新举措,深化诉源治理显特色
在诉讼服务中心和派出法庭增设“司法确认窗口”,以法律途径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实现诉前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积极搭建诉调对接平台,与派出法庭驻地人民调解组织联合设立调解工作室,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室、律师调解室、老王法官调解室,克服了少数人不信任调解员而执意诉讼的弊端,为纠纷当事人提供了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新路径。年初以来,该院有近10%的案件在诉前得以解决,对其中90%的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四、凝神聚力,打造无诉村屯出亮点
由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组成“网格法官团队”与村屯干部、网格员进行对接,依托综治平台通过“网格+调解”“网格+法律宣讲”“网格+巡回服务”等模式,网格法官上门调解“大事小情”。通过“法庭+司法所”联动模式,聚集“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合力,将辖区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和诉前,力争实现村屯群众零诉讼目标。现已对5个村开展了“无诉讼村屯”挂牌活动。2023年上半年民事受案1366件,较去年同比下降27.52%,近400 件案件化解在诉前。
五、繁简分流,诉中分调裁审提质效
对所有民商事案件进行二层分流,推行简洁化诉讼和示范性裁判,促进简案快审。整合在线调解资源,利用远程视频智审平台,全面开展在线调解工作,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诉讼调解体系,审判质效显著提升。年初以来,通过深化诉源治理,诉前调解各类纠纷1023件,其中有96件予以司法确认。